當前位置:首頁  人才培養

【黨史學習】研究生9支部召開“五四精神”主題學習

發布時間:2021-04-29浏覽次數:749作者:來源:伟德国际1946官网責編:供圖:審核:

4月28日,在五四運動102周年即将來臨之際,研究生9支部針對五四運動的發展過程及意義開展了主題學習活動。“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産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本次活動從五四運動的先聲:新文化運動切入,通過視頻學習《中國精神:五四精神》結合《中國共産黨簡史》章節選讀形式進行展開,支部成員在本次活動分享自己的見解,這讓大家對于五四運動的曆史事件及偉大意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宣告結束。1919年1月起,協約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作為戰勝國也派代表參加了巴黎和會,然而,中國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不但遭到拒絕,而且會議竟然規定德國在山東獲得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是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索,中國人民積蓄已久的反帝愛國情緒如火山般爆發出來。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13所大專學校的學生3000餘人齊集天安門示威,要求“外争主權,内懲國賊”,以學生鬥争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由此爆發。運動很快發展到全國的各階層,6月5日,上海工人自動舉行聲援學生的罷工,幾日之間達到了六七萬人。随後,北京、唐山、漢口、南京、長沙等地工人也相繼舉行罷工,運動的主力由學生轉變為工人,波及全國20多省的100多個城市。在國内群衆運動的強大壓力下,中國代表沒有出席6月28日巴黎和會簽字儀式。



五四運動是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五四運動傑出的曆史意義,在于它帶着辛亥革命還不曾有的姿态,這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這也正是五四運動與以往的農民革命和資産階級革命的不同之處。支部同學通過學習,領悟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内容的偉大五四精神。



活動最後,支部書記李少鵬号召全體黨員樹立正确黨史觀,将黨史學習貫徹到日常學習生活中,支部黨員表示會切實做好黨史學習,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态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


分享: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