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人才培養

材料學院實踐團隊:踏尋紅色足迹,彙聚革命聖火

發布時間:2020-08-25浏覽次數:788作者:郝星宇 李常博 曾怡蘭 黃玉 劉詩婷來源:伟德国际1946官网責編:張進鵬供圖:審核:

井岡山革命實踐團隊——星星之火亦燎原是由我校伟德国际1946官网發起的紅色主題特色實踐項目。自2015年開展以來得到了團中央、井岡山教育基地、學校三方的高度認可,連續幾年榮獲國家級“優秀團隊”、“優秀課題”,并均獲評南航校級明星團隊。今年受疫情影響,團隊成員無法全部前往井岡山教育基地進行學習交流。團隊決定化整為零,在不影響疫情防控的情況下鼓勵隊員們前往各自家鄉的紅色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學習,踏尋紅色足迹,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革命精神。

河北石家莊的郝星宇同學在西柏坡革命聖地參觀了毛澤東、朱德舊居。在走訪途中有幸遇到當地居民以及鄭州輕工業大學的學生黨員,一番交談後他不僅深刻感受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沖刺階段西柏坡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更了解到在新媒體視野下西柏坡井岡山這種紅色革命精神對大學生思政教育質量的提升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相信,在新時代新媒體的視野下,大學生思政教育質量一定會穩步提高,不斷跨越!

(郝星宇參觀朱德同志舊居)

李常博同學來到家鄉甘肅會甯的紅軍會師園,尋訪革命先輩的奮鬥足迹,探索沉積深厚的革命精神,見證家鄉的時過境遷。他的家鄉會甯縣正處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時期,于上半年經省政府批準正式退出貧困縣,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标更進一步。參觀過程中,他與一名土生土長的會甯人就着紅軍長征精神展開探讨,在深感家鄉、祖國變遷的同時,也将每一代艱苦奮鬥的勞動者自強不息的精神與沉積深厚、熠熠生輝的革命精神聯系到了一起,他說:“正是中國人這種積澱在血肉中的革命精神才能夠鑄就中華民族這樣一個不斷突破、創造世界奇迹的民族。今後,也将盡自己所能,把埋藏在中國青年中的紅色基因點燃,彙聚出革命精神的聖火!”

李常博參觀紅軍會師園

曾怡蘭、黃玉、劉詩婷三位同學則前往團中央井岡山教育基地實地參觀學習,探訪了烈士陵園、毛澤東舊居和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三個紅色基地。她們深刻體會到了老一輩革命家革命道路的艱辛,勝利果實是由汗水、淚水和血水澆灌而成,來之不易。在參觀的過程中,一名西安交通大學的輔導員與她們介紹到:當代大學生的思政理念有個明顯的特點,“知道艱苦奮鬥,不知為何;知道堅定理念,又不知如何”。曾怡蘭同學聽後不由反思道,“我們在接受思政教育的時候,不能浮于表面地去學習其理論,而是要知其然也應知其所以然,更要親身付諸于實踐。”

曾怡蘭、黃玉、劉詩婷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團隊從化整為零前往各地參觀調研,再到化零為整将學習感悟到的革命精神和當代中國人奮鬥出來的勝利果實聯系起來進行思考:沒有老一輩革命者的奠基,就沒有當代中國人血液裡流淌着的醇厚的紅色基因。星星之火亦燎原團隊将會充分挖掘這種紅色基因,并将它沿襲成紅色文化在廣大青年中發揚傳播。


分享: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