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晚上,伟德国际1946官网核科學與技術系的張海黔教授在完成了一天的教學與科研任務之後照例點開了電子郵箱,意外地收到了一封學生發來的特殊郵件。原來這是材料學院18級本科生龔志仁,在結束了本學期張海黔老師講授的《電離輻射探測學》學習後,把自己手寫記錄下來的課堂筆記作為“小禮物”送給張老師,以表達他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龔志仁同學在郵件中寫道:特别感謝(張海黔)老師這學期的教學,這學期最喜歡的課就是您的課,上課從來不會走神,我在附件裡給老師送上一份“小禮物”,就是我這學期的筆記本,來表示一下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這份筆記,詳細記錄了這門課程的重要知識點,工整的字迹足見龔志仁對課程的喜愛。張老師表示,這份特殊的禮物,是對他教授《電離輻射探測學》這門課十多年來的最好嘉獎。回憶起二十餘年的教書曆程,張老師感慨道:信息時代下,學生獲取知識渠道多、速度快、效率高,僅僅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作為老師,應該将獲取知識的過程還原給學生看,培養學生思維習慣,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他強調,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以來,高校中開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論,讓教育工作者統一思想,推進四個回歸,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進而營造優良的教風學風。因此,他希望有更多的同學看到這份學習筆記,大家相互借鑒、交流學習方法,共同提高學習效果。
張海黔老師自2004年來校任教,緻力于幫助學生們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喚起學生們的求知欲。受疫情影響,本學期的授課方式變為線上教學,但他的課堂質量卻絲毫沒受影響。龔志仁同學表示,張老師在課堂上循循善誘,每一張PPT都會反複打磨,力争在輕松幽默的氛圍中傳授知識,他的課學生從來不會走神。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是奠定人格成長的基礎。張海黔老師秉持“學而促思”的教育理念,做學生們“既授之以漁,又授之以欲”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