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本科生朋輩導師的“傳、幫、帶”作用,培養低年級本科生獨立思考,科學規劃的能力,11月16日晚,我院第十四期“學長學姐說”交流會在材料樓259會議室成功舉行。交流會上,學院0616100班班長,2016-2017學年、2018-2019學年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宗旸與低年級本科生分享他的國家獎學金之路。
交流會伊始,宗旸由個人對國家獎學金的理解作為引入,總結了“學習成績”與“實踐能力”兩大要點。随後,他結合自身經曆,将他在學習與實踐上的故事娓娓道來。從專注個人學習,提升自身成績到幫扶他人學習,共同取得進步;從初次接觸“井岡山”紅色實踐,萌生傳承紅色文化的初心,到負責學院“馬蘭之聲”宣講團,堅守發揚馬蘭精神的初心,在他看來,“學習與實踐密不可分,學習是實踐的基礎,實踐是學習的應用。”
緊接着,宗旸強調了構建學習體系的重要性。他認為,數學、物理是專業課程的基礎。他以電磁轉換材料為例,詳細介紹了該材料由場論的數學基礎,到電磁學的物理引申,最後到電磁轉換的材料應用過程,啟發同學們在日常學習時要注重“聯想”,注重構建知識的網絡。
在座談環節,同學們積極與學長互動交流,吸取經驗。對于“本科生該如何參與科研創新”的疑問,宗旸以班級組織的科創交流會為例,提醒同學們做科創要注重與導師、前輩的交流,要注重培養成體系的科研思維方式。他強調,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科研的基本技能和思維方式、能否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能否獨立發表文章的能力,将對今後研究生生涯産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會後,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在時間規劃、科創競賽等方面對自己很有啟發”“對今後的學習有了更加明确的規劃”。本次交流會充分發揮高年級優秀學生的引導作用,促進了“學霸經驗”在年級間的傳遞,為幫助低年級本科生樹立目标,明确規劃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