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基本科學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數據庫2013年5月1日更新數據顯示,我校進入全球前1%的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工程學(ENGINEERING)以及綜合學科ESI國際排名較去年攀升,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顯示我校正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邁進。
ESI是由世界著名學術信息出版機構ISI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是基于ISI引文索引數據庫Science Citation Index (簡稱SCI)和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SCI)所收錄的全球85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紀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ESI從引文分析的角度,将全部科學分為22個專業領域,分别對國家、研究機構、期刊、論文及科學家進行統計分析和排序。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校進入ESI排名的工程學(ENGINEERING)和材料科學(MATERIALSSCIENCE)兩學科的排名較前兩個月分别提升了42位和28位,同時有32篇文獻入選全球前1%“高被引”論文。
此外,通過對我校論文被SCI數據庫收錄及引用的情況進行統計和分析,我校各學科 被SCI收錄的論文數量增長,發表論文量占同期全球相應學科論文總量比例提高,被引用率增加。22個專業領域中,除材料科學、工程學外,我校化學、物理、計算機科學等領域,正逐步接近全球前1%的ESI國際排名。近10年我校化學領域被SCI共收錄論文527篇,引用次數為3265次,僅比世界前1%的機構引用次數少59次;我校物理領域被SCI共收錄論文830篇,引用次數為4403次,我校計算機學科被SCI共收錄論文254篇,引用次數為696次,分别比世界前1%的機構引用次數少499和634次。我校上述領域要在近兩年中快速進入ESI數據庫,還需增加SCI收錄論文的數量,包括和國内外高校合作的論文數量;增加論文在SCI的引用數量,這是進入ESI數據庫的關鍵指标,引用包括自引和互引,引用論文須發表于SCI的收錄期刊。